“陈爸爸,不要走。”
2020年8月22日,即将卸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的陈立群,来到展下村,进行最后一次家访。闻讯赶来的村民身着盛装,端起牛角酒,以苗族最隆重的方式为他送行。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把他团团围住,依依不舍,挽留的声音回荡在大山。
4年前,花甲之年的陈立群,放弃了退休后的安逸生活,婉拒了民办学校的百万年薪,怀着教育改变贫困的信念,来到贵州省台江县,担任民族中学校长。
短短4年,民族中学“脱胎换骨”,高考本科上线率翻了两番,从“全州垫底”冲到“全州第一”;22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、改写命运;今年成绩最好的孩子考取清华大学,实现了台江教育史上零的突破。
雷霆改革唤醒精气神
“全校都束手无策的问题,你是怎么做到两个晚上就解决了?”
2016年8月18日,陈立群上任的第三天,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到民族中学调研晚自习情况,看着鸦雀无声的教室,疑问满怀。
三天前,陈立群按惯例检查各班的晚自习,还没走到教室,就听见乱哄哄的吵闹声,走近一看,原来讲台上还坐着老师,叫过来一问,老师却回答,“他们在讨论问题啊。”
面对这个情况,陈立群做了两件事,一是明确自习时不准讨论问题,二是每天安排6名教师值日,对班级安静程度打分并将其纳入班级考核范围,每周一为各项表现优秀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。
晚自习是安静下来了,但乱作一团的地方却不止这一处。
陈立群至今仍记得刚到民族中学时的景象:狭小的食堂里苍蝇乱飞,座位仅仅能容纳不到三分之一的师生;学生宿舍几十人一间房,每层唯一的洗漱间气味儿熏天;有的老师不备课就去上课,半堂课过去才意识到把作文结尾的写法讲成了开头。
很长时间,这里的人对改变似乎已不抱希望:“民中的教育难管哦”“问题那么多,哪个校长来自讨苦吃嘛”“全州排名垫底,能读书的好苗子早走喽”。
地处天下苗族第一县,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高中,3000多名学生中大概有1300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,这里曾一度承载着让孩子通过高考走出大山的希望,但如今却成了无人敢碰的“烫手山芋”。
困难和挑战面前,陈立群没有犹豫。
在42年的从教生涯中,陈立群先后掌舵6所学校,退休前在任的杭州学军中学是浙江省有名的“前三所”,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孩子不在少数。对于这些成绩,陈立群看得很淡,“我在东部做得再好至多是锦上添花,但是到了大山,就是雪中送炭。”
改变在大山深处悄悄发生。
上任不到60天,陈立群雷厉风行,学校里停工4年的综合楼在他的协调下重新动工,地下室改成了宽敞的食堂,1口锅变成了6口锅,就餐井然有序,乱作一团的情形不复存在;推进学生宿舍的内部装修,实行封闭式全寄宿制管理,教师值日延伸到宿舍管理,吵闹声不断的宿舍楼安静了下来;出台16项制度,在值日考勤、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规范。
学校的变化立竿见影。但对于少数习惯了“慢节奏”的老师来说,教学心态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。
“有两名老师因为课堂质量不合格被退回了教育局。”
不到一个月,陈立群接连对两名教师进行停课处理,举措之严厉震惊黔东南州。一时间,紧张的氛围在教师队伍中蔓延。总务处主任莫昌剑回忆,“陈校长刚来时,有些老师以为只是走走过场,没想到真的被停了课,大家的心一下子就静了,‘应付’那一套完全走不通了。”
陈立群趁热打铁,推出了“小荷工程”“青蓝工程”“名师工程”等不同年龄梯度的教师培养行动计划,聘请专家对青年教师实行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,组织老师到杭州名校开阔眼界、汲取经验,和贵州名校凯里一中开展“同课异构”的学习活动,举办“苗秀耀林杯”课堂教学比武。
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下,精气神重新回归民族中学,学生和老师告别了过去的“野蛮成长”状态,在各项制度的呵护下,自我觉醒,自我激励,自我完善。
孩子们的“陈爸爸”
“陈校长,我可以拥抱您一下吗?”
刚刚办理完父亲后事的张花小心翼翼地询问。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这个贫寒的小家措手不及,面对身患残疾的母亲,张花动了辍学的念头。陈立群知道后,鼓励她千万不要放弃读书,自己会资助她今后的生活,“大学毕业之前,都有陈爸爸帮助你。”说完,陈立群轻轻上前,张花靠在陈爸爸的手臂放声大哭,压抑多日的悲恸和恐惧终于得到释放。
“我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,但陈爸爸的陪伴总是会给我很多力量。”如今已经在南京读大学的张花,坚强乐观又自信。
其实,在来到台江前,陈立群就已经是很多孩子的“陈爸爸”。
2001年,陈立群创办了浙江省首个“宏志班”,专门面向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,先后招收了38个孤儿和160多个单亲家庭的孩子,也曾带6个无家可归的学生回家过年。当年,首批“宏志班”的高考成绩轰动杭州教育界,全班51人中,45名学生考过一本线,第一名上了清华大学。
来到台江后,陈立群把“宏志班”的经验带到了大山。但出资的基金会在选择学校上有两点要求,一是所在地区排名靠前,二是面向全地区招生,彼时的民族中学无一符合。
为了不让贫困阻挡孩子走入课堂,陈立群四处奔波。他联系了黔东南州教育局局长,希望能将民中的招生范围扩展到全州;向基金会作出承诺,尽管当下民族中学排名垫底,但他有信心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办成全州最好的高中之一。于是,在陈立群的争取下,50名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孩子获得了资助,组成了民族中学“甘霖班”,有了离梦想更近的机会。
然而,“甘霖班”的成绩门槛较高,总有些孩子未能入选。
“大山里的孩子家庭经历复杂,除了成绩,更重要的是用爱去温暖他们,呵护他们受伤的心灵,唤醒他们的斗志,意识到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机会。”
陈立群又开始了奔走,他不要县里给他的工资,但默默资助了200多个家庭;联系杭州的爱心人士,点对点给读不起书的孩子提供支持,直到大学毕业。
2020年高考前,一位学生的父亲突然去世,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,母亲选择隐瞒。高考结束那天,陈立群陪着孩子来到父亲坟前,天下着雨,“陈校长一直站在雨中,扶着孩子,衬衫全被打湿了。那种‘爱生如子’的感情,万象城AWC在场的人,都落泪了。”
撬动落后观念的大山
“陈校长,这学期有60多个学生没来报到。”
2017年春节后的返校日,老师的报告让陈立群心急如焚,他赶忙拨通教育局的电话。电话那旁却语气平静,安慰他道,“陈校长,往年这个时间通常有100人以上辍学。”
地处黔东南两山(雷公山、月亮山)之地,台江县孕育了绚丽多彩的苗族文化,但国家级贫困县的情况却一度让教育在这里止步不前。一位老师坦言,“有的家庭是真的没办法,父亲在外面打工,种田放牛母亲一人忙不过来,只能让小孩子下来帮忙。”
受传统婚嫁习俗影响,早婚在大山深处依然普遍。一位最好成绩曾考到全年级第26名的女生在高二时辍学结婚,陈立群带着老师们多次联系,反复做工作,得到的答案却是“校长,或许我的决定是错的,但我已经回不了头了。”
陈立群意识到,单是提高一所高中的升学率远远不够,“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,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,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。”
但观念的改变并非易事。他决定在冰层上凿开一道缝,从孩子父母入手,改变落后的家庭观念。于是,一席西装,一双皮鞋,一个双肩包,陈立群走出学校,奔波于黔东南大地,一村一寨做工作。
每年高考放榜,陈立群带着老师们翻过大山,来到村子里,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放鞭炮、送喜报,把红彤彤的奖状亲自送到学生和家长的手上。
正月初七,陈立群赶在村里的百姓外出打工前,风尘仆仆地从杭州赶回苗寨,来到读六年级的女孩家中,苦口婆心做工作,希望家长送孩子读初中,经济上有困难由他来想办法。
驻村干部是离百姓最近的人,能第一时间把新观念传播到大山中的千家万户。在中组部帮扶台江工作组的协调下,县里召开了台江县帮扶、驻村干部大会,陈立群和到场的干部做了交流,想办法让“教育改变命运”的观念深入民心。
渐渐地,寨子里的人熟悉了陈立群家访的身影,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劲头,意识到教育原来可以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荣光,可以让孩子走出大山,可以告别代代贫穷的命运。
之前,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放任不管,如今则纷纷说“日子要想过小康,先送子女上学堂”;过去,大山深处鲜有人关注高考,现在不少外出打工的家长特地请假回来,给孩子加油鼓劲。
2020年7月9日,高考结束,陈立群走出校门,不少家长主动上前,为他送花,和他握手,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尊师重教的氛围,在苗寨山村升腾起来。
“蝴蝶”的情怀与担当
“我来民中是冲着陈校长,可您打算待多久呢?”
2017年4月,当陈立群正在县里为招生工作奔走时,同学们的提问让他陷入沉思。
一年前,退休后的陈立群作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实践导师,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面向全州开展教育讲座。当时,民族中学正在招聘校长,陈立群的教育成果全国闻名,尽管知道诸多名校以高薪聘请陈立群再次“出山”,龙峰局长还是勇敢地向陈立群抛出了橄榄枝。但不巧,陈立群的身体突发状况,连夜回杭州动了手术。令他没想到的是,自己出院后,中组部帮扶台江工作组和台江县领导一行数人来到家中,正式向他发出邀请。
“孩子是台江的未来,教育是台江的希望。”邀请信中,字字恳切。
其实,陈立群也是从大山中走出来的,年轻时放过牛、种过田、开过拖拉机,本以为一生都要和土地为伴,但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。陈立群始终认为,人生而平等,“我来自农村,是国家给了我重新选择权。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当年的我一样,他们只是缺少了一个机会。”
面对台江的诚意,陈立群拒绝了东部的高薪,来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,一头扎进苗族人口比例达98%的贵州省台江县,成了民族中学的“掌门人”。
2017年,陈立群一年支教期满,孩子们都希望他留下来。面对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与尽孝家中九旬老母的两难选择,陈立群有过犹豫,有过愧疚,但为人师者的情怀,共产党员的担当,让他选择留下。这一干,又是3年。
陈立群的选择,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。
“别的事情可以商量,读书的事情,没得商量。”父亲跟他念叨的这句话,影响了他的一生。陈立群的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早早入党,担任乡长后,带领村民沿山开路,80多岁时,依然每天清扫村口;上世纪30年代,陈立群的爷爷出资架桥,服务百姓,三个自然村的出行从此无阻;革命期间,陈立群家中收留的那位教书先生,真实身份是新四军浙西情报站站长。红色信仰,早已深深植根在这位共产党员的心间。
在大山的日子里,他翻山越岭家访,走遍台江1080平方公里的土地;出资40多万元,资助苗族贫困家庭;在贵州全省义务讲座100余场,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,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大山。
“树干生妹榜,树心生妹留”。这首流传久远的歌谣,讲述了蝴蝶世代庇佑苗族儿女的神话故事。“妹榜妹留”意指蝴蝶,“树干树心”意为枫树,蝴蝶生于枫树,守护一方安康,是当地苗族百姓奉若神明的一种图腾。
来到台江后,陈立群成了苗族百姓眼中的一只“蝴蝶”,他改变了大山的落后教育,带来了光明与希望。如今,从台前来到幕后的陈立群,依然行走在大山深处,像永远不知疲倦的蝴蝶,在所到之处播撒教育改变命运的种子。
待到春暖花开时,这些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,开出最美的花。
(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)